幼兒能學會「排隊」需要哪些能力呢?
有些幼兒在排隊過程中,因為等太久而失去耐性
有些幼兒在排隊過程中,看到旁邊有好玩的事物,就忘了自己在排隊而跑開
有些幼兒沒有排到第一個,或是排到最後一個就會發脾氣
有些幼兒在排隊過程中會不自覺推擠前後的孩子
有些幼兒甚至不喜歡排隊,或是習慣插隊…
會出現以上的狀況,是什麼原因呢?
2歲至5歲的幼兒開始了解規則的存在
甚至從更早,不到一歲就能夠學習簡單的規則
「排隊」這件事,可以讓幼兒學習:
等待、順序與輪流、專注、身體控制力、受挫忍受力、團體意識與禮儀、耐心、延遲欲望滿足…
排隊和經驗有關,也需要練習
然而為什麼在親子音樂課,甚至寶貝音樂課程中
為什麼海豚老師會引導幼兒在課程中能學會等待、輪流、排隊…
甚至學習專注、聆聽及禮儀呢?
有計劃的音樂課程
不是只是在課程中,聽到音樂敲敲打打、唱唱跳跳
或是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學會音樂的能力和看到效果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
樂譜上的每一小節是隨著時間循序地進行
音樂的合奏需要掌握節拍以做正確的敲奏,及等待自己負責的段落
在等待期間,需要了解輪流、耐心、專注及身體的控制力來操作手上的樂器
在即興創作的過程,不只需要表達,也需要聆聽及鑑賞他人的創意…
學習音樂,並能演奏出樂曲,
其實需要大腦在許多區塊的整合與運作
不只是感官、還有認知區域、心理、情緒與社會性
所以在幼兒的音樂課程中
看似簡單有趣的課程內容
教師在當中需要去思考到,如何為未來的學習鋪陳這些心智能力,成為音樂學習的基礎
在音樂律動的團體課程中,也是一種藝術的全人教育呢!
本篇文章,若作非商業用,歡迎以「分享」、「讚」或註明本網站網址(http://musicemily.pixnet.net/blog)的方式轉載。
未經書面同意,禁止任意使用本文章之影音圖片。
也歡迎您留言分享您的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