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早期社交與情感發展,在出生至學齡這段時期是最重要的生長與發展期。
在嬰兒時期,照顧者對於嬰兒的社交能力具有很大的影響。
從出生,透過與照顧者的正向互動,逐漸累積良好的自我感覺,享受與其他人的關係。
他們還將學會如何管理多種情感及如何有效交流,以滿足自己的需要。
隨著逐漸成長為幼兒,他們雖能夠獨立處理更多事情,但仍需要照顧者給予正面的支持。
他們一方面希望取悅成人,但同時又不想失去自我,
所以會根據照顧者的反應來調整自己行為,學習應對衝突、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從出生開始與照顧者(父母)的互動與相處,
成為嬰兒人際與社交能力發展的基礎。
兒童的社交能力發展影響一生
近三十年來,全世界有各樣關於幼兒社交能力的研究,
因為專家們都意識到了,
一個孩子要能一個人走上有意義的人生路,就不能只重視學業,而是培養健全的人格,
其中社交佔有很重要的一環。
這些研究的具體內容方法或許不同,但其研究結論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兒童的社交能力,對於他今後的發展十分重要。
美國有一個長達二十年的追蹤研究,
發現五歲前的幼兒社交能力發展,能成為未來成功率有力的預測。
這是一個反饋的過程,當幼兒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能夠在與人的互動中得到滿足,
會覺得在群體中有一個正面的位置,這也能促進他進一步與群中的正面因素靠攏,
如此他就不容易在團體中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或是採取什麼負面行為,
也能正向強化他的學習意願與學習動機。
要為孩子創造社交的環境
一切的社交能力,都是在實踐中培養出來的,
孩子在生活、遊戲、課程活動等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逐漸內化自己的社交行為。
所以,父母為創造孩子能與同儕一起互動的機會,就是為他們創造最棒的社交場所。
當孩子越習慣與其他小孩一起玩、一起合作、一起創作,
就不容易在各種社交情景下產生畏懼和閃躲的心理。
而父母就是最佳與孩子一起實踐的最佳夥伴。
因此在幼兒時期,父母應花心思去觀察及引導幼兒與人的互動,
過程中培養與建立孩子健全的人際互動與社交能力,
而父母(照顧者)在引導過程中的正面語言及支持,
將左右幼兒面對人際互動的態度。
越來越多的專家透過研究來呼籲,父母把時間花在這裡,
比培養孩子的智力、才藝都重要得多呢!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互動式音樂課程
海豚老師在音樂課程中,融入了奧福教學法(Orff Schulwerk)及創造性舞蹈教學法(Creative Dance),
在親子課程中,增進親子間的互動,並由家長的引導協助幼兒做同儕互動;
在非親子課程中,不只是個別音樂能力的養成,並加入許多共同的即興、創作及合作活動。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因為在人格教育的理論中提到,人都有兩種人格特質的需求:獨立性和合群性。
對於學音樂的人來說,兩種人格都非常地重要。
必須要能夠有相當的獨立性,能獨立練習、獨立演奏。但同時也需要有合群性,才能夠為他人伴奏、與他人合奏。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奧福教學的音樂課程,
是在團體中進行,因為群體中有獨立表現及合作的訓練。
鼓勵個別性的創作嘗試,但也同時強調必須加入合奏活動。
在合作創作與合奏中,可以促進人際間和諧關係,這也是奧福教學的精神所在。
因此奧福教學法常被應用在音樂治療上,
藉由團體進行音樂活動,增進其注意力、觀察力、動作協調力、創造力,
以及在同儕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表達能力、社交技巧,強化其人際互動能力。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創造性舞蹈教學,
乃根據拉邦動作分析中的五大動作元素:身體、時間、空間、勁力及關係,
做不同的音樂律動組合,
讓幼兒在課程中享受探索身體、動作及舞動的樂趣,
能在團體互動中增加自信並延伸自己的動作語彙,也增進幼兒的社交能力。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圖片來源:課程側拍)
延伸閱讀:研究:學齡前兒童社交能力影響一生
本篇文章,若作非商業用,歡迎以「分享」、「讚」或註明本網站網址(http://musicemily.pixnet.net/blog)的方式轉載。
未經書面同意,禁止任意使用本文章之影音圖片。
也歡迎您留言分享您的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