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12  

這是海豚老師的一個小五學生,在鋼琴表演後,家長傳給我看孩子寫的日記。

短短且看似輕鬆的文字,其實是孩子經歷了表演前的壓力、抗拒、練習、甚至媽媽在過程中的陪伴、開導及鼓勵,

並在孩子完成了一個很棒的表演之後寫下的體會。

海豚老師當時看到他的表演覺得很感動,因為台上的他,超越了自己的壓力與恐懼,

也將表演樂曲的每個段落、每個音符、每個細節處理得很好,

甚至在音樂的情感層面、起承轉合以及以身體彈奏來輔助等都詮釋出來。

 

其實對於孩子的幼小心靈,「表演」這件事情,真的是要小心地引導,有可能讓孩子經歷了一次難忘的經驗而再接再厲,也有可能成為孩子的惡夢。

無論是什麼樣樂器的表演,都是高度技巧性和操作性的呈現,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把平時數百、數千次甚至數萬次練習的成果完美地、藝術性地甚至感性地演奏出來。

在應用心理學演奏學派認為,鋼琴表演行為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當中包含心理、思維及運動生理相互作用的整體表現。

從平時的練習,一直到能夠上台表演,需要貫穿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記憶、情感、想像、專注力及思維等內在綜合的心理活動,

為了達到完美的演出,需要協調各種不同的知覺、生理心理因素及有可能的外在環境因素。

 

若要把樂曲完美地呈現,除了彈熟之外,也需要自我建立一套對於此首樂曲的演奏程序與架構:

哪些地方要用更高度的專注力與精神力小心彈過、

哪些地方容易卡住而需要加強重複練習並找到流暢彈奏的方法、

哪些地方容易忘譜而運用到思維能力分析樂曲結構、

哪些段落的情感表現要如何透過想像力與身體動作幫助來表達、

哪些模糊不清的節奏需要更清楚地掌握來表現......,

這些都有可能讓學習者在不斷地克服、挑戰與練習中提高能力,也會幫助學習者因此超越了表演的不確定性與緊張。

  

然而在正式表演前,也可能會出現的焦慮、成敗的恐懼及他人評價的壓力等這些交織的情緒,

如何去面對與克服,甚至從曾經的失敗經驗中再次找到動力,

這些都會是正在學習樂器要上台表的演者,不管大人或孩子需要經歷的冒險。

有些人,因為一次的失敗成為了陰影而從此封琴,

有些人則是在這過程中超越而成為生命中的養分與淬煉,也成為一次又一次寶貴的舞台經驗。

 

海豚老師曾經看到有學生上台時,緊張到腦筋一片空白雙手顫抖,但獨自在台上透過呼吸與做了某種想像而順利完成了演出;

有學生在家裡是靠鋼琴的鑰匙孔來記憶鍵盤的位置,但是表演所演奏的鋼琴卻是完全沒有任何鑰匙孔,當學生開始彈奏的瞬間發現自己放錯位置,然後想辦法在某個段落中巧妙地移位而沒有被台下的觀眾察覺...

這些臨場反應經驗,都豐富了孩子的舞台經驗及做了自我的超越。

 

海豚老師在很多學生身上,看到父母的態度與反應大大地影響了孩子面對表演的成敗。

因此父母面對孩子的表演,演出前的陪伴與支持,演出後的鼓勵與肯定是非常重要的,

且要避免表演後在孩子面前與其他演出者比較,

或是面對孩子的表現過度檢討與評價而讓孩子失去自信與熱忱。

 

無論是大表演或是小表演,

 用力地肯定他在過程中的努力與付出,並肯定他表現好的地方,

不要吝惜對他的掌聲與讚美,

成為孩子最忠實的頭號粉絲吧!

 

 

本篇文章,若作非商業用,歡迎以「分享」、「讚」或註明本網站網址(http://musicemily.pixnet.net/blog)的方式轉載。

未經書面同意,禁止任意使用本文章之影音圖片。

也歡迎您留言分享您的心得感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音樂海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