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始教鋼琴以來,給予孩子的獎勵(獎品)似乎也是孩子學琴的動力之一。
然而也曾看過,因為過度的獎勵,讓孩子陷入了獎品大小的斤斤計較,
或是遇到那件事情沒有獎勵,就不想去做。
如何運用適當的獎勵,
讓孩子能真正地在彈出美好的音樂中感到愉悅或在克服超越困難的技巧後感到成就與滿足而獲得學琴的樂趣,
這似乎才是最終極的目標。

我很喜歡和孩子們討論要什麼樣的獎品,因為可以聽到各式各樣有趣的答案。
有孩子偷偷告訴我,他只要一杯紅茶,因為家裡是不准喝紅茶;
有孩子想要我的7-11 點數,他可以去換他想換的東西;
有孩子每次都想要換Tomica 的車,縱使他家裡已經有很多了,但他就是想要繼續蒐集;
有孩子跟我約定要買戰鬥陀螺,因為他的媽媽說只能買一個,但是他身邊的朋友有四個、五個,他也希望自己有好多;
有孩子都不想換獎品,他要累積到很多很多後,請我買個非常大的禮物送他...。

從衝動控制來看孩子的金錢觀
一個孩子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要到20幾歲時才會成熟。
在此之前的孩子抗拒誘惑的能力不太夠,線上遊戲、各種廣告無孔不入,
加上同儕影響、跟風的情況下,都會產生一些在父母看來不必要的消費,
但這些東西,對於孩子來說卻是很重要。

p2612202a720497660-ss.jpg圖片來源: 網路

交換禮物的概念
又到了過年的期間,新手爸媽的我們開始煩惱究竟要如何給孩子紅包?
知媽找了很多的資訊,對於紅包(壓歲錢、壓崇錢)都有不同的說法。
壓歲錢中的“歲”是和“祟”同音,意思就是壓住邪祟,
晚輩得到長輩的壓歲錢就能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我看到有個概念還不錯,如同西方聖誕節的交換禮物,
大家彼此透過交換禮物來表達我們的祝福與心意。
所以家長之間還會說好,送多少金額以內的禮物、
或是大家送二手保存良好但不再玩的玩具...。
重點是參與過節的氣氛以及達到祝福的目的,卻也不會造成彼此的負擔。

過年的紅包,似乎也有這麼樣的意義,
撇除我們大人想藉由這個機會給父母(員工)大紅包表示祝福及感謝,
對於孩子們來說,就像是交換禮物的概念。
長輩給小孩壓歲錢,就是希望你們平平安安地長大,
收到壓歲錢後的晚輩,也給長輩祝福,感謝他們,同時也要祝福他們新的一年身體健康。
對大人而言,大家講好包給雙方的孩子多少錢,似乎也不會有人情上的負擔與壓力。

紅包該怎麼處理?
知媽回顧成長的經驗,以及身邊同學朋友的經驗,
這讓知媽思考著,過年拿紅包的意義:
紅包是小孩的,還是交給父母幫他處理?

未來在校園裡,若是遇到被威脅、霸凌、被勒索金錢,
不敢跟大人說卻是想用金錢來「擺平」事情,
或是孩子很有義氣地想幫朋友解決問題...,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戶頭裡有多少錢,這樣好嗎?

其實我們小時候在跟玩伴玩的時候,
常會不小心聽到大家在比較過年紅包拿到多少錢、
或是聽到有小孩說自己戶頭裏面有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存款...。
或是親戚的孩子之間,會私下比較哪個長輩會給得比較多、哪個長輩給得比較少...。
或是以往都是給多少,今年怎麼變少或是變多? 
對於孩子而言,過年是賺錢的機會還是互道祝福的時間呢?
紅包的價值與意義,隨著孩子們的成長,會如何地發酵呢?

從小金額開始
回到父母的心理來探究,不要帶著害怕育兒,而每一個顧慮背後肯定有一個隱藏的害怕,這是值得我們深挖的。
知媽苦思很久,與知爸做了許多的討論後,
我們決定開始提前部屬及醞釀,跟所有的親戚們都說好,給知知的紅包最多只能包200。
為的是想開始部屬,讓知知學會從小額開始學習金錢觀念。

以下是知媽看了一些文章後,做的整理: 

紅包是我的
民法第七十七條「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應得法定代理人之允許。但純獲法律上利益,或依其年齡及身分、日常生活所必需者,不在此限」規定。
而小朋友透過參加各式比賽或是過年期間所領到的獎學金或紅包,都屬於第七十七條但書所允許小朋友自己決定的範圍,
所以小朋友領到的獎學金或紅包錢,當然是屬於自己的。
不過,民法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二項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

孩子從長輩手中拿到給他們的紅包,在他們的認知中,這紅包就是「我的。」
在孩子有越來越強的物權觀念時,屬於他的東西,如何告訴他,交給媽媽?
當他們開始知道裡面的「錢」可以買東西,在還沒有金錢觀念的時候,
把紅包收起來,對他們來說只是錢消失了,談不上「理財」。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蕭亦伶醫師建議: 
讓孩子從小養成存錢、用錢的觀念,讓他們知道自己存到多少錢,就可以買想要的東西。
如果一味地欺騙,說「壓歲錢幫你存至銀行」,孩子長大後若問起壓歲錢去處,場面勢必尷尬。

從壓歲錢開始的金錢觀念
這個可以說是不勞而獲的錢,那麼要如何幫助孩子從多少開始,建立金錢觀念呢?
100元對於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來說,可能就是個很大的錢。

帶著孩子去開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錢存到存摺裡面,隨著時間會有利息的增加,
那麼孩子存進去的本金,多少都可以嗎?
知媽還是決定,我們將帶著他從幾百塊開始。
以理財的角度來看,從他們可以理解和運用的數字內,開始建立金錢觀念,
等到可以使用的錢越來越大時,也不容易被誘惑。

理財: 如何分配拿到的錢「3-3-3法則」
孩子拿到紅包後,裡面的錢就是他的,那就讓他們自由地把錢花光嗎? 

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施佳佐說: 
就像是我們領薪水一樣,分成存起來、固定花費、額外花費等。

將壓歲錢分成三等份,一份是消費、一份是存款、一份是奉獻/公益。

1. 消費
這筆錢,是孩子可以作主的。和孩子討論看看,他的夢想、他會想要買什麼? 
以我們家三歲多孩子目前的夢想,就是去旅行、住飯店,
或許他會想跟我們來討論看看他的旅遊計畫,我覺得和孩子有這樣的話題和規劃也很不錯。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似乎「想要」什麼是他們的標準,
無法去思考到「價格」,
那也不妨跟孩子討論如何去達成這些「想要」的事物。

2. 存款
看到身邊很多的例子,不少孩子理解了存款概念後,
很多會迷上儲蓄這件事情,
甚至有些錢不想花,會說想把它存起來。

3. 奉獻/公益
我們所呼吸的空氣、所享受的大自然、所看到的美景、所享受的好運與幸福...,
以經濟的角度來看,這些真的全部都是free,
去啟發孩子思考、去對於天地萬物的感謝與珍惜。
我們是幸福的孩子,然而在這個社會上,還有許多人或許還在經歷辛苦,
是否我們也能把這份過年的祝福表達給他們呢? 


帶著孩子去分配拿到的錢,
去討論他們的願望、去帶著他們看看這個世界,
似乎比只是告訴孩子,我們把你的紅包存起來、
或是完全地讓他自己決定好。

或許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育兒觀及作法,
但是育兒的過程,一邊研究一邊修正調整,一邊實驗,這就是育兒有趣之處。

牛是勤奮的動物,寫在牛年開工之前,期待與孩子一起成長!

 

本篇文章,若作非商業用,歡迎以「分享」、「讚」或註明本網站網址(http://musicemily.pixnet.net/blog)的方式轉載。

未經書面同意,禁止任意使用本文章之影音圖片。

也歡迎您留言分享您的心得感想。

參考文章:
壓歲錢該幫孩子存起來,還是給孩子自己花?
過年紅包給親戚小孩這個「數」,大家都沒壓力!
「壓歲錢幫你存起來」恐爆家庭革命
拿壓歲錢,怕孩子學會不勞而獲?
你會保管孩子的壓歲錢嗎?爸媽應尊重孩子的意願

arrow
arrow

    音樂海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