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海豚老師讀到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的一篇文章:請給我的大提琴一塊牛排

 文中提到對於孩子學樂器的時機,是「等孩子強烈要求後再點頭」:

    在孩子還小時,多接觸音樂與旋律是好的,但「不要輸在起跑點」這句話在學樂器上是不適用的。

   學樂器最好的開始是讓小孩子自己去做選擇,而且不要讓孩子覺得很容易就可以學到。

   時下流行的電子琴或電鋼琴看來酷炫,但其實它的觸感和真實的鋼琴很不一樣,若孩子剛入門就玩電子琴將會對鍵盤觸感有很大的誤認。

 

讀完這篇文章,海豚老師想分享一個學生的例子。

她從幼幼班(兩三歲)時接觸了海豚老師的團體班,

但因為父母工作的轉換,而暫停了課程。

在她五歲時,海豚老師接到媽媽的電話,說孩子主動說想學鋼琴。

一開始,由於還太小,且不太敢貿然就幫她買琴,

所以海豚老師以遊戲的方式給予她在鋼琴的啟蒙學習,

過程中也發現她是有天份的孩子,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她也曾遇到各種原因或是瓶頸而想放棄,

但還是超越了一次又一次的問題,持續不間斷地學習到大班(六歲)。

 

有一天的上課,我們有了一段對話:

  生:我們家現在請設計師來設計,會重新裝潢哦!而且還會有放鋼琴的地方。
  師:哇!妳媽媽要幫妳買鋼琴了嗎?
  生:沒有,媽媽要我自己存錢。
  師:那妳要怎麼自己存?
  生:我現在有一個要用來買鋼琴的存錢桶,每天我會把媽媽給我的錢丟進去。
  師:那要存到什麼時候可以買?
  生:存錢桶滿了就可以去買鋼琴了。

下課時,媽媽來接她,我問了媽媽。

媽媽說:她存的錢當然不夠啊!到時候還是我們會幫她出。

        只是想讓她一起參與,了解鋼琴不是憑空得到,不是隨便說說就可以有的。

        她也可以想清楚,一旦買了就要好好學下去。

原來媽媽是透過象徵的方式來教育她,

教她理財,也教她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六個月後,她的存錢筒終於滿了。

父母真的幫她買了一台鋼琴,

當天,她開心地彈了一整天。

20160313  

 

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熱戀期,也會有倦怠期,

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

然而,學琴及買琴是孩子主動要求及參與付出的過程,

在這段期間,孩子經歷學琴的困難、每週不辭風雨要去找老師上課的辛苦(因為有時候那時間會想睡覺、想去玩)、以及新的技巧需要超越...

但還是確認自己是想學琴的而存錢下去,

這是個孩子面對自己是否真的要學琴的心理期間。

因此海豚老師在教她的過程中,

感覺到這個孩子對自己學習的負責,

且是樂在其中。

 

海豚老師覺得從家長身上,也學到很多教養的方式。

讓孩子主動開口要求學樂器、一起參與買樂器的過程,

真是可以提供大家參考的方式呢!


本篇文章,若作非商業用,歡迎以「分享」、「讚」或註明本網站網址(http://musicemily.pixnet.net/blog)的方式轉載。

未經書面同意,禁止任意使用本文章之影音圖片。

也歡迎您留言分享您的心得感想。

延伸閱讀:幫孩子注入音樂魂~談音樂的內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音樂海豚 的頭像
    音樂海豚

    MusicEmily的部落格

    音樂海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