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緣起:

2013年7月30日,受一單位的理事長之邀為一場很棒的演講紀錄,

而這份紀錄也將會刊登在該單位的學刊中。

演講結束,學刊主編拿著USB隨身碟請我把當場紀錄的文字檔案給她,

我說這是當場的速記,需要修改及刪減,也記了一些我自己的筆記,

是否等我完稿後再給?

主編說,她只是想要先看一下。

於是我說,我先把我自己記的東西刪掉再寄給她。

心理不疑有他,想說她只是要看一下,

因此刪掉自己的筆記之後,將速記下來的文字檔案原封不動地寄給主編。

接下來的日子,我就開始反覆聽著演講錄音,進行文字整理、潤稿及補充,

也在這過程中將完成的檔案寄給該單位理事長,

直到修改完畢定稿。

然而當我收到該單位學刊時,

發現上面刊載的,不是我的完稿檔案,看起來像是我當時速記的文字初稿。

瞭解狀況後得知,

當時的主編拿了我的速記初稿檔案後,

聽說她不顧自己住院,花了十天不眠不休重聽錄音檔整理及補充,

並且將我的原稿和她修改後的寄給編輯群看,以做對照,成為所謂的「校對」,

有些冤枉的是,應該沒人知道那是我「當下」聽完演講的初稿吧?

初稿上面呈現的就是:沒有潤飾、演講者該用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也沒有固定、文句不通...

編輯群們應該傻眼吧!邀請來的演講紀錄者的「成品」竟然如此粗糙...

而「被校對」後的檔案,成為刊登的版本。

 

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我自己完稿的那份檔案,我有附上「譜例」以及專有名詞的「原文」,

也做了摘要及標題分類,

畢竟自己也花時間來完成了,

雖然無法被刊登,

那就提供這份檔案讓大家閱讀囉!

 

-------------------------------------------------------------------------------------------------------------------

 

德奧基礎音樂教育師資培育課程之發展及

其在二十一世紀的任務

 

演講者:Prof. Werner Beidinger

演講地點: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館

演講日期:2013.7.30

翻譯:林淑芳教授

紀錄、整理:江寬慈

摘要

 

    Werner Beidinger 在演講中介紹了何為「基礎音樂教育」,透過他在大學裡為親子開的課程,分享如何在課程中帶領親子們同時「做音樂」、「體驗音樂」與「學音樂」,強調人是首先從「聽」來學習音樂,音樂教學者需提供孩子多元的情境與素材,使其能夠經驗、比較、連結及統整,並且這樣的學習方式是終身適用。

Beidinger舉出兩個音樂的實驗,他讓大家聆聽:母親的心跳聲,及母親唱歌給胎兒聽的錄音,闡述人的聽覺經驗已從母體中開始,且在母體中已經驗了複節拍。從母體外與母體內的錄音,我們發現胎兒聽到的純粹的旋律,藉此Beidinger分享自己在親子課程的教學不會添加語詞,而是以純粹的音樂為主。

Beidinger從胎兒的聽覺經驗,進一步地闡述音樂感受、音樂情緒與音樂表達的重要。從兩個母親傳遞給胎兒的音樂感受例子,說明了在出生前,孩子的音樂品味已經被決定,強調不能小看音樂情緒及音樂情感。Beidinger提醒在場每一位音樂教育者,我們本身的情緒其情感,也會傳遞給學生。

最後,Beidinger從一個德國的一項調查研究結果讓在場與會人員省思:自己是否真正喜歡當一個老師?自己是否對不同的「人」擁有高度的興趣及好奇心?作為此次演講的尾聲。

 


基礎音樂教育(Elemental Music Pedagogy)

 

做音樂和學音樂好像是兩件事,但其實是同時。做音樂不一定非得在樂器旁邊,而學音樂不一定非得在白板前,這兩件事情其實可以一起。首先介紹我所做的基礎音樂教育:

我主修鋼琴教學及幼兒音樂教育,後來到薩爾茲堡的Orff-Institute繼續深造。一般來說是叫做音樂教育或舞蹈教育,但是在Orff-Institute叫做「音樂與舞蹈教育」,並非我們要做很厲害的舞蹈,而是音樂與舞蹈同時發生的活動。畢業後就到波次坦大學教授音樂。在德國還有另外一種音樂教育,除了一般的學校之外,他們還有音樂學校,裡面有各種音樂課程、器樂課程、也有親子音樂課程,年齡層從幼稚園到小學,在一般學校課程結束後會來到這裡學習。

 

「做音樂與學音樂」的親子課程

 

我自己在波次坦大學跟大學生來帶這樣的親子課程,這樣這些學生未來要到音樂學校帶這些課程時,才能有所連結。因此她們在報紙上登廣告:「我們即將在大學裡面開親子課程。」第一個來報到的是電視台的攝影記者,因為在大學裡有baby的課程,一定要來瞧一瞧。我跟他們說:「抱歉,請讓我們先跟這些小小孩們玩一玩,也許以後再過來看吧!」父母們一開始其實也不是很清楚地瞭解這是什麼樣的課程,他們覺得這或許對我的孩子有幫助,因此帶孩子來參加。令他們驚訝的是,課程內容的音樂是要由他們來做,並非將孩子帶來上課,自己可以在這段時間去喝咖啡。因為我希望,不要只是一週來上一次課,而是回家後自己可以跟孩子繼續玩這些音樂。在很多家庭裡面,做音樂不是非常地普遍,譬如父母也很少為孩子唱睡前的晚安曲,通常都是放CD,即使在我的生活圈也是如此。

在上課時,我好像是在跟父母做音樂,但是幼兒在旁邊也學進去了,這是個很棒的機會。就像在現場這樣的空間,我們可以有十對左右的父母和孩子,這些孩子不會坐在椅子上,而是到處爬,也許爬到鋼琴上或是他發現有趣的地方,但是我很確定他們就是在那樣的狀況下學習了音樂。因為人是由「聽」來學音樂,當父母在唱歌時,當爬在電風扇下面或是鋼琴旁邊的baby已經學到。有時我們也會把他們抱過來坐在圈圈裡,或許抱著他們做一些律動或是讓他們來感受音樂。

我們現在假設教室中坐著十對的親子,我打著鼓,口中念著說白(圖1),父母們在教室的空間中散步,到了”break”的地方停止。不是很複雜的音樂,只是走和停止。接下來我要改變節奏(圖2),有個新的東西加進來,也就是“hobala”。你們想想看,在這個地方,原本在散步的父母可以做什麼呢?可以跳起來、可以倒退,可以隨節奏快走、可以轉圈……。或許成人對於加進來的“hobala”會卡住,瞬間不知道怎麼走,但這和音樂是很契合的,是音樂的部份,形成了節拍的轉換。這就可能成為親子課程的主題之一,因此不一定要有個很大的主題。我一邊打鼓,一邊以語言節奏來強調“hobala”,父母將這樣的節奏藉由身體表現出來,在樂器和律動之後,我會在鋼琴上彈奏此節奏型的旋律(圖3),這首就是卡爾.奧福兒童的音樂裡面其中的一首。

父母對於“hobala”要知道那是什麼,我會問他們“hobala”可能是什麼?我帶著父母找出在“hobala”處的可能性,譬如可以用跳躍、後退、轉彎、拍手……等呈現“hobala”。在父母玩了約10分鐘左右,將baby抱起來玩這首音樂,我們會看到,在“hobala”的地方,baby的臉會有興奮的表情,甚至會和父母一起跳起來,剛剛雖然他們在到處爬,但是他們已經無形中已經聽到、感覺到並將音樂結構記起來了,這是非常自然而然的學習。這對於音樂教育工作者是非常重要的,並非給孩子小提琴拉,也非讓他們在五線譜上解釋一堆樂理,而是讓他們體驗音樂。

對我來說,學音樂其實就是體驗音樂。我們大家都學習了音樂教育理論,了解到小孩對音樂的學習是從體驗開始,因此我們將體驗音樂、做音樂及學音樂視為同一件事情。在節拍轉換在理論上是困難的,這樣的東西要和小孩子玩嗎?是否從更簡單、更基礎的東西開始會比較好呢?然而「基礎」,不等於「簡單」,其實是一種學習和做音樂的「方式」,例如用身體來體驗。基礎音樂與律動教育,此名詞是從這樣開始。德文element在字典裡沒有,這兩個字並非同一個字,有時會被誤認為是英文的elementalelementary

 德奧演講-譜例  

 

是終身適用的學習方式

 

目前為止,我們的重點還是在:音樂的學習從「聽」開始。以上所說,跟最小的baby也不會用其他的方式,而是一樣的,且不只和baby,此原則是終身適用。當孩子長大後,不表示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學習,長大後,孩子會有新的學習方式加進來,然而並非長大後,原來的方式不要了,而是一直一直地堆疊上去,原來的學習方式,一輩子都會用到,這是身為老師的我們有時後會誤解或是忽略了這個部份。

各位老師,你們的對象都是小學生,他們可能已經開始學寫字,都是在用頭腦學習,這樣會有個危險產生,讓人們以為孩子的學習轉變到桌子上,其他的東西就不見了,然而幼兒透過體驗來學習方式是終身適用,直到年老。在二十年前,我就和baby密集地做這樣的活動,現在進入高齡化社會,我們最夯的是和年長者做這樣的音樂性活動。小孩究竟是怎麼學?成人究竟是怎麼學?音樂的學習和其他的領域其實是一樣的。

 

人腦的學習路徑

 

今天透過腦科學研究等各種的方式,我們了解到人如何讀書、寫字、如何動、人是如何學習的?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可以很快地學會一首歌,但是成人可能需要比較久的時間。小孩的學習就像是海綿一般快速地吸收,讓我們既羨慕又嫉妒,然而我們已經無法再回到童年了。我們今天講的是終生的學習,所以對各位來說,還不會太晚。對於成人,我們會有記憶的路徑,當學習的東西越深,路徑也越深。小孩碰到新的事物,他們可以立即產生新的路徑,且可以很快地做連結。身為老師的我們,我們不需要去做這些路徑的連結,因為他們的腦自己會做連結的工作。所以身為教師的工作其實很簡單,我們需要瞭解孩子可以連結這麼多的這件事,例如剛剛所作的節拍轉換,也包括其他所有的音樂理論或認知理論等。

 

給予多元「比較」的學習素材

 

教學者最大的誤解就是,小孩只能學最簡單的,以為他們學這樣就夠了。他們究竟「如何學」?事實上他們不能只有小小的盒子,他們需要非常多元的東西。孩子是在情境上學習,所以需要我們提供各種不同的東西,讓他們可以比較,讓孩子從中可以看到其中的不同,例如你如何知道檸檬是酸的呢?因為你嚐過甜的蜂蜜。

談到力度,大與小、漸強及漸弱或是在大小力度之間的可能性,我們讓他們玩;談到節奏,讓他們瞭解什麼是長和短;一段旋律,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高或低,這些都是在遊戲中讓他們經驗或體驗到,當我們用許多的遊戲玩過,將這些全部都整合後,才能到五線譜的記譜學習上。所以希望我們能有自覺地來比較一下:一個是過遊戲來學習,一個是直接讓孩子以五線譜來瞭解,這兩者的不同。有個媽媽問我:「我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學到真正的音樂?」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讓父母們知道,從這些遊戲當中,這些在五線譜上的東西,無論是力度、節奏或高低,都已經讓孩子學進去了。事實上,從遊戲的第一秒開始,學習也就開始了。因此一個音樂課的主題不可能是「大聲」,而是「大小聲」的比較。為了瞭解節拍轉換,我們需要有規則拍和不規則拍、二拍子和三拍子等之間的比較。

我曾經讓學生做一個關於小學課本的內容分析研究,分析小學課本裡面所有歌曲的調性,研究結果:92%是大調,6%是小調,2%是印刷錯誤,這是一個糟糕的結果。到了這時候,還是很少人想到可以用希臘調式等不同的調式來學習,因為覺得小孩子只要學這些就好了,如此侷限在一個小小的框框中。這就像是只有檸檬卻沒有蜂蜜的教學,如何讓孩子們瞭解真正檸檬的味道呢?嚴格來說,可以說他們什麼都沒學到,或許他們學到了很多歌曲、很多的歌詞及背後的故事,但是我對其中關於音樂品味的教學非常地懷疑。在課本的節奏部份:86%的節奏是2/4為主,剩下約有14%6/83/8。每個文化圈會有不同的結果,有些區域在搖擺方面的節奏比較多,但是其他如五拍子、七拍子等幾乎沒有,這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現在我來拍幾段身體節奏,邀請大家來模仿一下,因為人最基本的學習就是從模仿開始。要注意的是,做「音樂」,並非做「數學」,也就是同樣的節奏,卻沒有音樂性、沒有音樂的結構、沒有輕重等。非常重要的是,跟小孩從第一天開始,是要和他做音樂,而非做數學,從小建立他們對音樂品質的品味,如此孩子們長大後到音樂廳,就能夠品味音樂。今天並非做音樂教育的審判,並非批判正確或錯誤,剛剛提到數學式的音樂,沒有力度、沒有節奏……,在音樂的很多面向是貧瘠的,因此身為音樂教學者,要提供給孩子非常多元的素材

    現在我在鋼琴上彈奏一首Mixolydian調式的歌曲,一開始聽起來像是G大調,但是到fa的卻沒有升,我們的腦袋會自動反應「彈錯了」、「忘了升fa」了,因為過去的我們是在一個小小框框中學習,然而音樂的世界卻是如此地遼闊啊!不同的年齡,還是有各自的學習原則,這部份在音樂教育中有非常多的討論,是需要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循序漸進,每一個步驟都是在小小的箱子當中,然而,期待我們從整個世界所有的音樂元素提供給孩子。

 

奧福教學法(Orff Approach)

 

我們來談談奧福的音樂理論,其理念並不是一個方法或系統,它是一個approach。如果是方法或系統,他有非常嚴謹地步驟,然而奧福教學理念是個統整的理念,因此無論是戈登(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或高大宜(Kodaly Method)都可以將奧福的教學理念融入,這有優點也有缺點,譬如將高大宜的手號比出來,馬上就能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奧福音樂教學理念的重點究竟是什麼呢?是奧福樂器嗎?是什麼呢?即興、戲劇、律動、語言節奏……嗎?奧福音樂理念中最重要的是語言、音樂及律動,這三者共同的部份就是「節奏」,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節奏,我們必須要從中來做比較,並非只有二拍子、三拍子而已,而是要將各種不同的節拍,包括自由的節拍都放進來。譬如我們會讓孩子跟著我們的鼓聲,用腳來呈現節奏,但有些孩子無法在腳上呈現輕與重,這有很多原因,也許是根本沒有興趣、也許是他們剛好被別的東西吸引而不專心…..,老師無法讓二、三十個孩子同時對這件事有興趣,但也許另外一個原因是孩子還無法瞭解這些鼓聲的規則所在,若我們要改善這種情況,不是不斷地要求他把這件事做好,而是除了規律的節拍之外,也給予自由的節拍,這就是剛剛講到的第二個重點「做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他就會去統整當中的規則

戈登的音樂學習理論中,做了許多「比較」的學習。在大學中,我們常須做許多研究報告與結果,戈登在這方面做了許多比較研究結果。他曾經針對三組的小學生做實驗研究,第一組只唱大調,第二組唱大調與小調,第三組是什麼都唱,一年之後測試,學生們必須要能夠唱許多大調的歌曲及做許多的問答句,大家想想看,哪一組的孩子能夠做得最好?第一組只在非常小的盒子中,腦袋中的素材非常有限,因此他們無法完全清楚大調的特別之處,無法體驗到特別的半音位置的不同在哪裡,而第三組孩子的腦中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做連結,從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瞭解,孩子的學習與吸收是非常地快速,因此我們要給予多元的素材。

在我的波次坦家鄉附近有個公園,許多人在公園散步留下了不同的足跡,那邊因為沒有餐廳,因此有個聰明的人在那裡面搭了個小棚子,放了桌子與熱水,在那裡販賣熱茶,生意非常地好。在公園的另一頭有間洗手間,人們經常往返賣熱茶的棚子與洗手間,在我們腦中就會留下很深的路徑。不久之後,有人也在公園的另一頭販賣熱茶,在這樣的公園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會產生通往洗手間的另一條新的路徑。如此新產生的記憶路徑,可能會發生在一個小孩身上,但是成人可能會去尋找舊的、已經踩過的路徑,雖然產生了一條新的路,但我們可能還是會先回到舊的路徑。人是習慣的動物,會習慣做我們已經習慣的事情。我們並非完全不會,而是必須更努力及清楚地要求自己,才能接受新的路,然而這在孩子身上,卻是很快地接受新的路。雖然我們現在還不算是太晚,但重點是我們要懂得把握早期學習的機會。

 

兩個音樂實驗

 

一、聆聽母親的心跳聲:

    當媽媽將哭鬧的孩子抱到靠近心臟讓他們聆聽到心跳時,孩子比較容易平靜下來,因此有人將母親的心跳聲錄下來製成CD讓孩子聽,藉此來穩定他們哭鬧的情緒,這有滿高的成功率。對於我們音樂教育者來說,這樣的實驗有特別的意義:耳朵是我們人第一個發育完整的器官,在懷孕第四個月後,胎兒的聽覺器官已經完全發育成熟,也就是baby會在媽媽的肚子裡24小時聽到心跳長達至少五個月。那麼除了心跳聲,baby還能聽到其他的聲音嗎?

 

二、母親唱歌給胎兒聽:

    這是一位南非籍的母親對肚子裡胎兒所唱的歌,他不是歌手,只是研究者在醫院裡找到願意接受實驗的母親,老師也不知道她所唱的歌詞內容含意。我們首先聽到的是從外界錄下這位母親所唱的歌聲,接下來是聽到在肚子裡胎兒所聽到母親所唱的歌聲,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在節拍方面,大家聽到了媽媽的心跳聲與歌聲,並不是在同一個節拍當中,可以說baby在肚子裡就可以經驗複節拍,此研究證實了人一輩子第一次經驗到的複節拍是在母親的肚子裡。

在旋律方面,我們發現在肚子裡所聽到的歌聲,聽不到歌詞,只聽到歌曲旋律的高低。透過這樣的研究我們發現,孩子在還沒碰觸到其他東西前,只會聽到音樂,不需要碰觸語言,這是身為音樂教育者需要將此發現連結到教育中。我們常將獅子、老虎、精靈或魔術師等許多的語詞概念加入在音樂中,雖然很有趣,但也常讓孩子的專注力脫離了音樂本身。因此我們在教學時,不一定要有歌詞,只要讓孩子有旋律高低的學習經驗。所以我在親子課程中,不太會用一些獅子、大象等語詞,而是純粹地和孩子玩旋律、節奏及和聲等。

 

音樂情緒與音樂情感

 

我們需要協助孩子在情感上的連結,也許更簡單的就是連結音樂的感受。比起讓孩子記憶音樂,更重要的是音樂感受、音樂情緒與音樂表達。正如我們收看緊張刺激的偵探片,其中的配樂就會觸動我們緊張的情緒。

從聲音的角度來看,如果有個拉大提琴的女音樂家對肚子裡胎兒的影響或許很大,因為提琴聲音的振動,以及近距離靠近肚子的聲音。從音樂情緒的角度來看,或許這位大提琴手很喜歡她所拉的音樂,她將音樂拉得很美,如此胎兒就能得到很正向的感受,但也許這位大提琴家即將開音樂會,在練習的過程很辛苦,且醫生告訴他胎兒可能會早產,這讓此演奏家非常地緊張,因此當他在練習時,音樂會的壓力以及胎兒的早產問題逐漸成為她負面的情緒,可能會讓她所拉出的音樂和情緒對胎兒造成負面感覺的累積,因此當胎兒出生時,一聽到媽媽拉琴就會哭,因為對他而言是負面的感受。另一個例子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她不會演奏音樂,每天早上六點就開始看她喜歡的連續劇,劇中有她喜歡的帥哥,這是非常輕鬆又正向的情緒,且主題曲每天都會播放一次,baby從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每天聽這樣的音樂,當他出生後,會產生很重要的反應,也就是聽到這樣的音樂眼睛會睜得大大的且表現活躍。因此在出生前,孩子的音樂品味就已經決定了,所以我們不能小看音樂情緒及音樂情感的部份。

 

成為老師要對「不同的人」有興趣

 

各位身為一個老師,當我們在教學時,呈現什麼樣的情緒與感受呢?我們自己是否是表現快樂或好玩?你的臉、表情及肢體語言,都會連結在一起,當你上課時,總是表現得非常光彩,如果是這樣,孩子會非常地喜歡上課及看到你。我曾做一個實驗,當我去超市買東西時,嘗試若對人面帶笑容時會怎麼樣,我發現臉及身體是連結在一起的,這樣的瞭解對教學者是非常地重要。所以我們要非常地清楚要給予孩子的是什麼,不只是教學表面而已,還有我們本身所傳遞出來的感覺。當孩子看到老師的態度是不確定時,他自己也會不太確定,不知道該不該去做︰當老師本身覺得所作的事很棒時,從臉、聲音及肢體語言等都會表現出來,孩子也會非常地確定,因此我們的教學內容也會和我們個人的特質連結在一起

「成為老師」是各位夢想的職業嗎?自問:「我是否真正喜歡當一個老師?」曾經有一份德國的調查研究,研究中問了大學生:「你為什麼來到了這裡?」或許理工科的學生會回答:「因為很早就對這方面有興趣。」但是從一些將來要成為老師的學生身上得到的結果是:「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所以就來到了這裡。」若從小自己沒有特別的興趣的話,如何作為一個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老師呢?知識的部份都可以從各種管道取得,例如網路或書籍等,但是我們需要對「人」有興趣,且對「不同的人」有興趣,對不同人的特質、天份及學習有興趣,如此引導他們。因為在一個教室中一直有著不同的人,要能夠願意用不同的方法及嘗試來引導他們,若一位教學者對人沒有興趣,那是很糟的。「對人的好奇」,是身為一位老師一件很重要的事,當然前提是具有音樂專業的能力。

在音樂系的入學考試時,總是有技巧很好或是較差的人,當時我常和系上的鋼琴老師吵架,因為鋼琴老師有個很根深蒂固的想法,認為鋼琴不太好的學生就去教小學,將貝多芬作品彈得很好的就可以去教高中,這樣的想法真的不是重點。這個人鋼琴技巧彈得很好,就像是很會打電動、手非常厲害的孩子一般,對於鋼琴家而言,他的十隻手指有十種特殊的功能,但是這和將音樂體驗、吸收及將音樂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是兩回事,和我們是否能將音樂傳遞給其他人是不同的。因此,藉由今天的演講,希望大家能夠思考自己身為老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成為一位老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音樂海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