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常常會問,孩子要如何練琴?
每次練琴訂出一段時間?
每次練琴訂出一首曲子彈幾次?
其實因人而異。
很多小男生,
除非是自己本身很有興趣、樂在其中,
否則長時間或是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對他們來說真是一大折磨,
很多往往因為練琴問題而放棄了學琴。
這幾年教了一些小男生,
他們上課常會問這要彈幾次?
我會在彈之前給予一些標準,並且要求失誤率多少才ok。
他們為了不想彈很多次,
會努力一次就非常專注且用心地彈完。
我發現其實很多孩子的天賦和能力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強,
因為他們會用自己的方法去克服困難的地方或技巧。
這比重複機械式練習,弄到親子大戰或是師生大戰好得太多啦!
果然男生重視的是「效率」!
@最近看到一個實驗,也印證了自己的教學方式:
http://www.creativitypost.com/…/8_things_top_practicers_do_…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音樂院Robert Duke教授針對17位鋼琴演奏或教育者的實驗,
這17位受試者需練習 Shostakovich's Piano Concerto No. 1.其中三小節的過度樂段。
研究結果發現,練得久跟彈得好沒什麼關係,且練習過程中彈奏正確次數比例越高者,是最後受試時表現最好的一群。
他們歸納後發現得分較高的人:
1. 在練習中,很快就可以做完單手練習,開始雙手彈奏。
2. 很快就有音調變化,顯示他們對樂曲的音樂性有了最初的概念。
3. 練習時有思考,可以從他們會停下來看著樂譜、哼唱、做記號、發出「ah-ha!」的理解聲中觀察得到。
4. 一出錯就會馬上停下校正。
5. 錯誤發生時,會馬上去強調它。
6. 每個錯誤的位置與來由都被清楚標明出來、重新演練及糾正。
7. 受試期間,每次演奏這個樂段的節奏變化有系統性及邏輯性。
8. 重複樂段直到錯誤改正到能穩定地演奏為止,所以不會讓自己再彈錯。
研究者從表現最好的三位練習過程中發現:「如何處理錯誤」是關鍵。
好的鋼琴家,是用有效的方式來處理錯誤,以免重複犯錯。
此外,實驗中還發現他們練習的共同點,就是「放慢速度」。
在練習過程中,慢速但不間斷地重複,用能夠掌握的速度把修正後的演奏串連起來。
本篇文章,若作非商業用,歡迎以「分享」、「讚」或註註明本網站網址(http://musicemily.pixnet.net/blog)的方式轉載。